8月17日晚,随着梅州强民队与英德英州队的比赛哨声响起,2025年广东省足球超级联赛(以下简称“省超”)预赛梅州赛区落下帷幕。在9天时间里,两个小组、6支队伍为球迷奉献6场精彩比赛。其间,有主队未能获胜的遗憾,有数万名球迷齐声呐喊的热情,更有两个球乡跨域互动的情谊。
揭幕战上,上万名球迷进场观赛。
小组赛后总结
梅州强民队需作出改变
梅州强民队与英德英州队的比赛关乎晋级。
比赛开始后,梅州强民队迅速展开猛攻。英德英州队球员在禁区内犯规,梅州强民队获得点球机会。在揭幕战上,梅州强民队射失点球,留下遗憾。这一次,主罚的李恩典操刀命中,打入梅州强民队在今年“省超”的首个进球,也点燃了现场球迷的激情。下半场,梅州强民队体能有所下降,英德英州队则连续发起冲击,并利用一个角球机会扳平比分。最终,两队以1∶1握手言和,携手晋级“省超”正赛。
预赛两场小组赛,梅州强民队两连平,仅有一个点球进球,无运动战进球,球队的表现并未达到预期。
“今天的比赛,我觉得很对不起球迷观众。”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,梅州强民队主教练谢育新表示对结果并不满意。他简要分析了球队目前的状况并表示,球队若想在“省超”正赛走得更远,需作出很多改变,包括进攻端、球员之间的配合、整体磨合、技战术等。
“我们希望继续得到球迷的支持和宽容对待,多给鼓励。”谢育新表示,接下来会好好总结比赛经验,把队伍磨合得更好,带领队伍继续朝更高目标前进。
有一种力量,叫做“球迷”。最后一场比赛赛前大雨滂沱,但雨水浇不灭梅州球迷的热情,仍有数千名球迷为梅州强民队加油助威。球迷刘先生是其中一员。他说:“我本身就喜欢踢足球,对家乡的队伍充满信心,希望梅州强民队接下来越踢越好。”
参赛球队点赞
梅州办赛专业高效
预赛阶段,增城猎风队所在的E组在梅州赛区参赛。该队领队温雄辉赞叹,梅州赛区赛事组织严谨有序,专业高效,场地安排、赛程衔接、后勤保障均体现高水平。
“曾宪梓体育场作为主场馆,草皮质量、灯光设施、更衣室条件均达到专业标准,赛前遇大雨,但场地排水迅速,未影响比赛进程,展现了出色的应急能力。”温雄辉说,免费接驳车辆、医疗点即时响应、志愿者全程引导等,也彰显服务保障人性化。
在梅州比赛期间,这里浓厚的足球氛围也给增城猎风队留下深刻印象:揭幕战吸引超1.1万名球迷,助威声浪贯穿全场。“我们对阵南沙湾区青年时,梅州球迷也为双方精彩表现鼓掌,彰显包容和专业。”温雄辉说,梅州球迷的鼓励也是球队前进的动力。最终,增城猎风队以E组第二名的成绩晋级“省超”正赛。
梅州街头随处可见踢球青少年,社区球场利用率极高,梅州强民队也有大量本地青训球员,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……经过几天亲身感受,温雄辉认为梅州“足球之乡”实至名归。“梅州之行让我们收获宝贵经验,期待再次踏上梅州这片足球热土。”温雄辉表示。
训练比赛之余,球队游览了客家围龙屋,品尝酿豆腐、盐焗鸡、梅菜扣肉等客家美食,感受客家饮食精髓和客家文化。温雄辉认为,梅州市民友善淳朴,问路时老人会热心指路,“客家人热情好客”绝非虚言。
球乡遇见球乡
一脚踢出跨域情谊
赛场内,是一决胜负、争夺晋级名额的较量;赛场外,梅州和清远英德两座城市还有跨越地域的互动。在梅州强民队与英德英州队比赛开赛之际,梅州日报和清远日报联袂宣介,展示梅州和英德在城市风貌、历史人文、产业发展、文旅资源等方面的特色和相似相通之处。
据悉,在英德现有的120多万人口中,将客家话作为日常用语的人口占60%以上,一句“捱系客家人”足以打破梅州和英德两地的隔阂。在梅州赛区的“省超”报道团中,清远日报英德区域负责人钟履双对此感受颇深。他说:“来到梅州听到客家话,感觉很亲切。”
梅州和英德的紧密联系,更体现在两地的足球基因里。梅州是著名的“足球之乡”,英德则因“中国女足之乡”名片而闻名。“梅州足球文化浓郁,在梅州强民队对阵英德英州队的比赛中可见一斑,球迷全场挥旗打鼓呐喊,足以看出他们对足球、对球队的热爱。”钟履双在现场报道后说。
利用空闲时间,钟履双和同事也在梅州市区体验,游览松口古镇,参观梅州的特色建筑,拍下不少照片。“梅州这座城市给人的感觉就是舒服,很干净。”钟履双感叹道。
绿茵场上的相遇与交融,参赛球员也有见证。英德英州队的球员何新锋来自梅州市梅县区。2007年出生的他,在梅州强民队与英德英州队的比赛中也有上场。此次回到家乡参加“省超”,对阵家乡球队,两队携手晋级,他感慨万千。“梅州球迷很热情,回到家乡很高兴。”何新锋说,希望能帮助球队拿到好成绩,向中冠参赛资格发起冲击。
“未来有机会,我也想在家乡效力。”何新锋表示将继续在足球路上逐梦。
来源:梅州日报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
梅州发布向上滑动看下一个梅州发布赞分享推荐 写留言 ,选择留言身份
原标题:《“足球之乡”实至名归——2025年广东省足球超级联赛预赛梅州赛区侧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