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的《米兰体育报》刊载出了两名国米成员的专访,一个是转会总监奥西里奥,一个是新援飞翼路易斯·恩里克。

奥西里奥的专访很长,谈了生平、职业生涯等话题,限于篇幅就不全部罗列了。
其中有一段话,引发热议。
国米总监谈到“怎样判断一个年轻人是否有潜力成为顶级球员”时表示:“要看他是否具备核心素质,以及缺点是否可以通过训练和努力来弥补。什么缺点是无法弥补的?不想进步的心态、个性,还有某些身体素质,如果缺乏引擎、力量、耐力、速度,就不能达到高水平。”
选择年轻球员,态度自然是最重要的。
体魄也很关键。奥西掌舵时期,国米引进的年轻球员基本都有1-2项身体素质堪称顶尖,无论是之前的劳塔罗(力量),还是这些年的比塞克(身高)、苏契奇(耐力)。甚至即便是大家看不上的阿斯拉尼,也是打满90分钟肯定跑动12000米起步的耐力猛人。
总之,国米总监的核心理念是:选择年轻球员时,一定要选职业态度好、勤奋的球员,在此基础上,重点考察那些无法通过训练来弥补的素质。而那些能后天提升的元素,就相对不那么重要。
这个观点有没有道理?争议不少。
毕竟时下,国米圈抨击奥西里奥无能,是主流。很多大佬因为他无法把阿斯拉尼等人卖出高价,而认为他“吃回扣”,至于零价签来1年后卖出5000多万的奥纳纳,那早就忘啦。
不过,今天《米兰体育报》刊载出的另一位国米人——路易斯·恩里克的专访,也算是为奥西里奥的观点进行了背书。
恩里克是国米今夏花费2300万欧元引进的飞翼。
其长板大家都知道,绝对速度、超强爆发力等等。毕竟是法甲上赛季的冲刺王,来到国米后,看集锦是看不出来,但看比赛就知道,速度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。
其短板也很明显:多数时间踢边锋的,还是在法甲踢,在防守方面,比起意甲这些边翼卫,无论是技术还是意识,都会差点事。
按国米经理的理念,长板才是选材标准。短板,是可以通过训练提升的。
恩里克6月7日加盟国米,除去3周度假期外,他在蓝黑军工作了大约40天时间。
在这40天时间里,恩里克还没有来得及展示其长板。
那么,他的短板,有没有取得进步呢?
在专访里,恩里克自己讲道:“拥有齐沃这样的教练非常重要,他给了我信心和带球自由,他希望我踢出自己的风格,敢于冒险,并鼓励我尝试一对一。我现在正在学习战术,在这里,站位非常重要。”
巴西飞翼解释:他加盟国米后,主要忙着“学习战术,在意甲,站位非常重要”。换成大白话,就是在补习“防守落位”。
其实,恩里克的前辈(达尔伯特)当初在国米混不出来,一方面原因就是防守实在太辣眼——不单单是防守技术,也是防守积极性。
边后卫/边翼卫这个位置,进攻当然重要,但防守也算“本职”。特别是在意甲,如果一个边翼卫不会防守,也不愿防守,上场就送人头,那根本不可能在国米这样级别的球队立足。
意媒评论员阿尔托贝奇指出:加盟2个月后,恩里克在国米有了一些变化,防守积极性、协防意识、回防到位率,已经有了不小的提升。
论据是他的站位和跑动区域。
加盟国米后,恩里克踢了4场有参考价值的比赛(世俱杯战河床他没有出场,国米7-2胜U23的比赛差距悬殊,都不算)。
前3场,他基本上都在中线靠前的区域,3场加起来,他防守贡献寥寥。与其说是边翼卫,不如说是边锋。
但对摩纳哥之战,他防守的积极性大幅提升,大部分时间在后场活动,而且还有一次关键的门前解围。更像是一个“中后场球员”了。
在专访中,恩里克谈到了志向:“我和麦孔很熟,他给了我非常好的建议,我会在赛季中运用这些建议。我想以他为榜样,像他一样创造历史,包括在巴西队。我还没有和安切洛蒂谈过,但我必须在球场上证明自己配得上入选国家队,这并非不可能,为国米效力让我获得了更多关注。”
如今的巴西队缺少优秀边卫。可恩里克要想赶上2026世界杯,并不容易。
他有一个天然的劣势:他是踢3后卫体系边翼卫的球员,而巴西大概率会踢4231。他很难在前场明星众多的巴西队去竞争边锋位,要想在边后卫位置上位,就必须恶补防守,毕竟与他竞争的都是正经的4后卫体系边后卫。
从这个角度讲,加盟国米,提升防守——无论是防守积极性,还是防守技术意识——都是好事。
至于他原本的长板——比如绝对速度,此“技能点”并不会因为他近期恶补防守就突然消失掉。相信接下来他会有机会展示的。